厦门多举措提升海洋创业创新水平 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陈嘉楠发布时间:2020-10-23

厦门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速换挡期,这座以大海为底色的城市,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全面建成“海洋强市”为目标,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从大海中提取的各种物质正广泛应用,生产出微藻DHA双糖胶囊、新型鲨鱼肽等海洋生物制品;特种船舶、海洋传感器等高端海洋装备从厦门走向全国甚至国际市场;区块链赋能的智慧渔业系统”“窄带物联网船舶身份识别系统等系统的建设,彰显着智慧海洋的魅力……这是一系列诞生在厦门的海洋科技成果。蓝色跨越,科技先行。如今,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厦门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背后,有着厦门市海洋部门持续的创新探索与保驾护航。在经略海洋的征程中,一幅海洋科技创新的动人画卷正在厦门徐徐展开。

亮点1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实现资源互联共享

海沧生物医药港园区内,有一个特殊的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这个资源库建有微藻库、微生物库与植物库、基因库等实体库,种质资源保藏能力超过2万份,被称为海洋生物的诺亚方舟
 “
资源库的建设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比如部分海绵、海葵等海洋物种消失了,我们可以从资源库里取出种源,重新培养出来。市海洋局表示,这个资源库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海洋药源种质平台。据了解,目前厦门市已建设像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这样的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23个,项目总投资23.07亿元,平台服务内容涵盖海洋生物医药研发、海洋装备制造、游艇展销、海洋环境监测保护、海洋水产品深加工等。为了更好地服务涉海企业,市海洋局还建设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该平台共纳入15家单位533台(套)仪器设备、198项服务,实现资源互联共享。

亮点2

打造创业创新基地

孵化海洋科技项目

厦门市不断优化环境,打造全国首个海洋双创基地”——厦门海洋创业创新基地,孵化一个个和海洋有关的创业项目。随着入驻企业和项目的不断发展壮大,厦门海洋创业创新基地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形成“1+2”1个主基地+2个分基地)的新格局。主基地位于翔安欧厝的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研发基地,重点引进规模生产及总部项目,目前基地已经封顶。分基地之一,是位于翔安火炬高新区的南方海洋创业创新基地,该基地已投入运营近4年,累计入驻项目41个。另一个则位于思明区沙坡尾的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将重点引进高校及科研机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目前该基地正在进行装修,计划今年11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亮点3

海洋产业抱团发展

107家单位加入联盟

“1+12”的原理被日益验证的时代,成立产业创新联盟也成为厦门海洋新兴产业抱团发展的方式。三年前,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创新联盟由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卫星定位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6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联盟现有成员单位107家,涵盖海洋生物医药制品、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渔业、滨海高端旅游、智慧海洋等海洋新兴产业领域。通过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联盟广泛开展协同合作、资源共享、政策咨询、联合攻关、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为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经济建设发挥引领支撑作用。

亮点4

持续办好海洽会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如何让高大上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每年海洋周期间,厦门市持之以恒地办好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简称海洽会),帮助待字闺中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6
年来,一批又一批来自沿海省市涉海企业、科研机构的海洋高新成果在海洽会上集中展示、对接。数据统计,2014年至2019年,海洽会累计发布海洋经济项目成果121项,签约项目总数141个,总投资额达49.94亿元。海洽会已经成为企业与科研院所牵手、资本与创新项目联姻的平台。

【亮点数据】:十三五以来,海洋部门积极带动社会投资178亿元,新建成或改造生产线60条,新增研发投入16.60亿元,新建企业研发中心14个,新增平台17个;新增产品证书91个;新产品125种;实现成果转化99项;新建示范工程8项;形成标志性成果65项;新增品牌18个;申请制定标准45项,其中国家标准2项;申请及获得专利501项。

文章来源:原刊于厦门日报 20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