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A发布2020年度《北极报告》

发布者:陈嘉楠发布时间:2020-12-22

2020128日,NOAA连续第15年发布了《北极报告》(Arctic Report Card),《北极报告》作为经同行审议的环境观测年度报告,旨在分析北极经历的快速且剧烈的天气、气候、海洋与陆地环境变化。2020年的《北极报告》由来自15个国家的133名科学家编制,通过视频形式发布,记录了2020年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的破坏作用,其中北极气温达到史上第二高值,夏季海冰面积降至史上第二低值。报告指出,海冰流失和极端野火构成了2020年北极变化的显著特点。报告的主要发现如下:

海洋方面

1)西伯利亚东部海域和拉普捷夫海地区2020年春季的海冰流失异常提前,创下6月份拉普捷夫海海冰面积新低。2020年夏末的海冰面积出现了42年卫星记录以来的第二低值,而最低值则出现在2012年。

220208月海面平均温度比198220108月北冰洋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温度高出约13℃,而且拉普捷夫海和喀拉海的异常升温与北冰洋海冰的提前流失同步。

3202078月,拉普捷夫海的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别比这两个月份的平均水平高约7倍和约6倍。

4)数千年来,露脊鲸作为沿海土著人口的主要资源,对北极海洋生态系统形成了独特的适应能力。在过去的30年中,北极太平洋扇区的露脊鲸种群数量有所增加,这很可能源自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及其赖以生存的浮游动物向北迁移,这一现象释放出北冰洋长期变暖的信号。

5)在气温、风暴强度、海冰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沿岸多年冻土的侵蚀速度有所加快,而这些地区则是大部分北极居民的居住地,且工业、商业、旅游和军事活动正在进一步扩大。

陆地方面

1)过去54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西伯利亚春季的异常高温导致欧亚北极地区6月份积雪量创历史新低。

22020年,俄罗斯北部萨哈共和国(Sakha Republic)的极端野火与北极地区极端高温、积雪流失量创新高同步。

3)自2016年以来,绿色苔原趋势在不同大陆之间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其中北美大陆急剧下降,但仍高于欧亚大陆的长期平均水平。

420199月~20208月,格陵兰冰盖的冰块损失量高于19812010年的平均水平,但仍大大低于2018/19年的最高纪录。

4)以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冰块流失为主,格陵兰岛以外的冰川和冰盖仍呈现出大幅流失的趋势。

3 北极观测方面

1)模型和观测手段之间的结合取得一定进展,从而提高了北极海冰预测在季节、年代际和世纪时间尺度上的水平和使用。

2)北极观测网络(AON)系统和数据产品的扩充以及在数据处理方面取得的进步,进一步提升了《北极报告》的内容质量以及可获取性。

3“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计划”(MOSAiC)于20209月结束了历时1年的北极海冰探险活动,收集了对于进一步认识北极环境变化、建模及预测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数据集。

4)借助阿拉斯加乌特卡维克(Utqiaġvik)附近新设立的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巴罗观测台,开展了近半个世纪的大气和陆地原位观测将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Sea ice loss and extreme wildfires mark another year of Arctic change. https://www.noaa.gov/media-release/sea-ice-loss-and-extreme-wildfires-mark-another-year-of-arctic-change

文章来源:原刊于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国际海洋科技参考》2020年第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