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水不易结冰

发布者:陈嘉楠发布时间:2025-08-20

(破冰船在大片的固定冰中前行)

  

海冰分为固定冰和流冰两大类。固定冰与海岸、海底或岛屿冻结在一起,能随海面升降,从海面向外可延伸数米、数百米或数千米。流冰漂浮在海面,随着海面风和海流向各处移动。海冰在冻结和融化的过程中会引起海面状况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流冰会影响船只航行,还会危害海上建筑物的安全。

  

(海上的流冰)

  

为什么海水不容易结冰

  

相信大家都知道,淡水在0℃以下可以结成冰。0℃是淡水的凝固点,也叫冰点,但海水不一样,海水含盐度很高,平均盐度是34.48‰,冰点也低于淡水,并且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温度达到零下1.9℃左右,海水才会结冰,海水结冰比陆地上的淡水结冰困难许多。

  

  

此外,由于风力、海水密度和温度差异等因素,海水会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永远处于不停地运动中,这也加大了海水结冰的难度。

  

全球变暖对海冰的威胁

  

根据最近几十年的观察和研究,北极和南极的海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减。有数据显示,从1981年到2010年,北极海冰面积平均每10年至少减少13.1%。而南极的海冰面积,从2014年到2017年,减少了200多万平方公里,比墨西哥国土面积还要大。损失的海冰几乎和北极近40年损失的一样多,缩减速度则要比北极快许多。

  

(蜷缩在小块海冰上的北极熊)

  

海冰面积的减少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海冰能将50%到70%的阳光反射回太空,但是当海冰融化时,它反而会吸收热量。融化的海冰越多,吸收的热量也就越多,全球气候也就会随之变得越暖,而气候变暖会使海冰更容易融化。如此恶性循环,将会影响许多生物的生存环境。除了北极的北极熊和南极的企鹅会受到海冰变化的影响之外,海冰的覆盖率还会影响鸟类、鲸、海豹以及在海冰上生存的小生物,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

  

为了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不让海冰面积进一步缩减,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不乱扔垃圾、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为节能减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更好地保护我们与其他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文章来源:原刊于“OUC浩海载请注明原出处及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