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七届中国海洋发展研究青年论坛在青岛召开。原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曙光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届论坛以“人海和谐共生与中国海洋战略”为主题,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联合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共同举办。中心学术委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原所长马德毅,中心常务副主任高艳出席会议。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徐贺云代表主办方致辞。
王曙光局长在讲话中指出,青年人要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围绕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核心任务找准自身定位。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国家的宏伟目标,也是时代赋予青年学者的历史使命。面对这一重任,青年学者应当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将学术追求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在海洋强国建设、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重大领域贡献智慧与力量。

原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曙光讲话
中心常务副主任高艳宣读《关于公布第七届中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青年论坛征集论文获奖名单的通知》。本次论坛投稿作者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71家单位。经评审,决定对72篇论文给予奖励,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21篇,优秀奖29篇,咨政建言奖3篇。

中心常务副主任高艳宣读通知
徐贺云副所长在致辞中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个更加注重”原则,推动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并对青年学者提出四点期望:志存高远、勇担使命;潜心钻研、勇于创新;交叉融合、协同攻关;知行合一、注重实践。鼓励大家将学术追求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战略所副所长徐贺云代表主办方致辞
随后,举行第七届中国海洋发展研究青年论坛获奖论文颁奖仪式。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咨政建言奖


论坛现场
论坛特邀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武汉大学弘毅特聘教授杨泽伟,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原副司长、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刘岩作主旨报告。论坛主旨报告环节由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院长王勇教授主持。

王勇教授主持论坛主旨报告环节
乔方利院士报告题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支撑全球海洋治理》,指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与协同支撑。报告系统阐述了海洋治理的关键内容,强调科技创新在海洋观测、防灾减灾、经济发展等领域的核心作用,并以台风预测、海洋观测技术等为例,展示了我国在海洋模式研发与低成本浮标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同时,报告呼吁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下,加强国际大科学计划合作,推动构建涵盖数据、预测与治理工具包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实现从科学研究向治理能力转化的系统性跨越,为我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争取更大话语权提供科技与制度支撑。

乔方利院士作主旨报告
杨泽伟教授报告题为《联合国对海洋法发展的影响》,系统梳理了联合国成立80年来对国际海洋法体系形成与完善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报告指出,联合国通过设立包括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底管理局、国际海洋法法庭等在内的多个涉海机构,构建了多层次海洋治理组织框架;推动形成了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核心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并通过多项补充协定持续完善法律体系;同时在海洋环境保护、海底资源开发、气候变化应对等新兴议题中引领全球治理进程。联合国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多边平台,在平衡各国利益、推动海洋法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应进一步强化其机构协调功能,并在尊重国家同意原则基础上稳健推进海洋法的发展与实施。

杨泽伟教授作主旨报告
刘岩研究员报告题为《百年大变局下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出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重构、科技革命爆发与国内发展转型“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报告强调,必须坚持陆海统筹、开放与安全并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海洋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同时,应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善用国际规则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并通过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发展湾区经济等路径,增强海洋经济韧性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海洋强国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刘岩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期刊代表发言环节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处长董跃教授主持。

董跃教授主持期刊代表发言环节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刘惠荣教授、《海洋湖沼通报》编辑部主任王学昌教授、《边界与海洋研究》责任编辑黄伟副教授、《武大国际法评论》编辑部主任乔雄兵副教授、《中国海洋法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董世杰、《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编辑张诗奡、《国际问题研究》编辑肖莹莹、《Marine Development》编辑董婧怡等期刊代表分别介绍了期刊特点和选题倾向,并对青年学者写作和投稿提出了建议。


期刊代表发言
下午,设立“海洋法与海洋战略”“海洋治理与海洋经济”两个平行论坛,分别由刘惠荣教授和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孙吉亭研究员主持。获奖青年学者围绕海洋权益维护、蓝色经济发展等前沿议题,展开专题报告与深度交流。由专家以及期刊代表组成的评议专家团,从学术创新性、实践价值、研究方法等多维度对报告进行了精准点评和指导。


分组报告会议现场
本届论坛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征文量与质再创新高,彰显论坛在海洋研究领域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二是多家权威期刊主动携手加盟,为学术期刊与青年学者搭建了更为广泛的沟通交流平台;三是充分发挥智库育人职能,在往届“咨政建言奖”成功实践基础上,邀请中央部委专家多轮评审,切实推动青年人才智慧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论坛的召开,为深化海洋领域青年人才培养、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动力,也为“人海和谐共生”理念与中国海洋战略实施提供了青春智慧与创新方案。来自各涉海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12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与会人员合影
文:史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