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碳汇与中国实践”学术研讨会
会议合影
3月23日,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中国海洋大学(以下简称“中国海大”)共同主办的“蓝色碳汇与中国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召开,此次会议为第七期中国海洋发展研究论坛。研究会理事长王飞、中国海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主任王斌、中心常务副主任高艳出席会议。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原所长、研究会环保分会理事长马德毅,原国家海洋局蓝碳工作组牵头人、大洋办党委书记胡学东,自然资源部东海分局教授叶属峰,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永雨受邀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王飞理事长在致辞中介绍了研究会围绕国家海洋重大问题组织开展研究工作的情况以及取得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内部刊物《决策建议》得到了有关部委领导的重视,为国家海洋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充分发挥了研究会的智库职能。围绕这次论坛,他指出,发展蓝碳为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低碳海洋经济提供了新的途径,对于完善中国海洋治理具有积极意义。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在学术研讨的基础上,能够形成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报有关部门,为国家减排增汇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他对中国海洋大学给予研究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马德毅教授及团队成员作了题为《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对策——以黄河口为例》的项目研究成果报告,重点介绍了黄河口蓝碳生态系统的特征、主要影响因子、保护恢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我国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对策方案。胡学东教授以《中国的蓝碳——可行性、途径与责任》为题,从发展蓝碳的背景、我国发展蓝碳的有利条件、我国蓝碳的本底现状、增汇潜力、蓝碳标准以及相关政策方面详尽介绍了蓝碳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叶属峰教授报告题目为《新时代海洋蓝碳的使命》,从中国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新时代海岸带蓝碳的三大使命:CO2减排、环保理念转型、生态修复效果评估。张永雨研究员作了题为《海洋碳汇与气候变化》的报告,从“生物碳泵”“微型生物碳泵机制”分析海洋固碳、储碳的形成过程,介绍了大型海藻养殖的碳汇生态服务价值和海洋增汇技术。
会上报告专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解答,起到了很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来自学校海洋与大气学院、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产学院、工程学院等的部分师生近100人聆听了专家报告。
会议现场
文:史卓然 张士洋 图:刘玉松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关注我们